(1)(4分)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测得单摆的摆角小于5°,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为t,用毫米刻度尺测得的摆线长为L,用五十分度的游标卡尺测得摆球的直径d
|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1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
(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_____m/s
(2)物体经过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_____m/s; (g = 10m/s2 )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目的是()
A.描出平抛物体的轨迹,求出重力加速度; |
B.描出平抛物体的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
C.描出平抛物体的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运动时间; |
D.描出平抛物体的轨迹,求出平抛物体的位移。 |
在安装“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装置时,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
B.保证小球![]() |
C.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方向水平; |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
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所示,用轻质细线拴接一小球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υ0="" .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改变释放小球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小球落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s将随之改变,经多次实验,以s2为纵坐标、cosθ为横坐标,得到如图所示图象.则当θ=30°时,s为 m.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
B.每次必须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 |
C.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
D.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
E.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