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地形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__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__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最重要的地理
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2年8月20日上午10时24分,上海市中心气象台再次“拉响”高温黄色预警,提醒市民午后昼量减少户外活动。这是自8月13日以来,上海市中心气象台连续第8天发出高温黄色预警。甲图为上海市热岛效应示意图,乙图为1986—1990年上海各月各级热岛强度出现日数统计图。
(1)据甲图概括上海市年极端最高气温≥35℃的天数的分布特点。
(2)据乙图说明上海市热岛效应强度的变化特点。
(3)下面是某班级学生收集到的关于城市热岛效应成因的部分资料,请选择其中两个方面说明其原理。
我国极端最高气温出现新疆吐鲁番盆地,这里6—8月平均最高气温都在38℃以上,甲图为吐鲁番盆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乙图为沿甲图中MN线绘制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E地冲积扇的形成过程。
(2)比较乙图中M、N两坡向自然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差异,产说明差异形成的原因。
(3)试分析夏季吐鲁番盆地内部易出现高温天气的原因。
(4)简述影响吐鲁番对外交通线路建设的主要不利自然条件。
该图为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航线示意图和弗里曼特尔港各月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昆仑站极昼期上海昼长的变化特点。
(2)指出科考船返航途中在南半球可以借助的洋流名称。
(3)科考队往返中山站和乌斯怀亚港之间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4)简述弗里曼特尔港的降水特征及成因。
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系统,B代表系统,C代表系统。
(2)针对国情,我国提出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战略是:人口战略、资源战略、_____战略、战略。
(3)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的原则有: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_________原则、________原则。
(4)我国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提出的行动纲领是:控制_______、节约_________、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读 “洞庭湖的变迁图”(图2-1-3),回答:
(1)300年来洞庭湖的面积变化趋势是。
(2)洞庭湖面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史载南宋时期“沅湘间多山,农家惟种粟,且多在岗埠,每欲播种时,则先伐其林,纵火焚之,地遇雨,浮沙随水下江,故江底沙淤日积,水势年增。”请用地理学原理分析长江流域“水势年增”的原因。
(4)上题所述的人地关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从人地伙伴论的角度考虑,长江流域应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