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公元前6世纪中期,雅典工商业奴隶主在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经历是

A.带着商船队将橄榄油运销海外 B.回到比雷埃夫斯港,指挥奴隶搬卸货物
C.回家的路上和“六一汉”聊天 D.休息一天后去参加四百人会议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群星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

A.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B.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
C.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 D.希腊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梁启超在《自勉》中说“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材料中“誓起民权移旧俗”的准确含义是

A.设议院,定宪法 B.实行君主立宪制,反对封建专制
C.兴民权,易旧俗 D.实现民主共和,反对君主专制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都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当时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违背客观规律对环境的破坏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