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 B.光热、水分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渍化 | D.洪涝灾害 |
有关乙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 B.地处西风带,深受湿润的西风影响 |
| C.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 D.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
从乙地到甲地,运距较短而运量大的交通运输路线是
A 经马六甲海峡向西的海运路线 B 第二亚欧大陆桥铁路线
C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的航空线路 D 经中南半岛的泛亚铁路
该图是“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正常年份位置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锋面雨带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雨带的年内推移使北方地区降水量逐渐增加
②雨带快速通过的地区汛期较长
③雨带的北侧盛行偏北风,南侧盛行偏南风
④雨带的北移由夏季风的强弱决定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雨带位于a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②雨带位于d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③雨带位于f时,东南沿海台风活跃
④雨带位于g时,长江流域干旱少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0《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蕴含的某种科学道理对应图中的
A. B. C. D.
图为我国某山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并完成问题
据图示信息判断,该山最可能位于
| A.20ºN附近 | B.34ºN附近 | C.50ºN附近 | D.40ºN附近 |
关于这座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月气温垂直递减率比7月大 | B.1月出现逆温现象 |
| C.7月海拔低处的气温垂直递减率比高处大 | D.该山顶有永久积雪 |
新浪网2010年8月4日消息:昨天南京最高气温达到38.3°C,创下5年来的最高值。预计后天开始将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高温将暂时得以缓解。结合图,回答问题。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火炉”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 | B.光照时间长 |
| C.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 D.城市热岛效应明显 |
图中四点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A.M | B.N | C.O | D.P |
图是某区域等温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当前的季节为
| A.北半球冬季 | B.南半球夏季 |
| C.北半球夏季 | D.南半球冬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处为一座山,山上有冰川分布 |
| B.P处气温在10℃以上 |
| C.P处地势低洼,沙漠广布 |
| D.P处为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超过1000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