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日大气热量收支状况和太阳高度变化图。图中数值分别表示北京时间和太阳高度,热量值从外圆到圆心由小到大。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地位于
A.东北平原 | B.长江中下游平原 |
C.青藏高原 | D.准噶尔盆地 |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这一天大气热量亏损时间比热量盈余时间短 |
B.乙时刻到甲时刻大气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下降 |
C.甲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大气辐射最强 |
D.乙时刻大气热量收支相等,逆温层可能最厚 |
2011年7月25至26日,图1所示区域出现了高温,其中黑色越深表示温度越高,局部地区高达40℃以上。能快速监测高温区域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 | B.地理信息系统 |
C.遥感 | D.数字地球 |
2008年7月31日,由环境保护部和中科院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在京发布,全国共划分了216个生态功能区。据此回答问题。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进一步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区域 |
B.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
C.有计划地对区域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
D.划定区域的界限,明确区域的归属 |
关于上述生态功能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各功能区之间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
B.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 |
C.各功能区都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范围 |
D.各功能区都是独立的单元,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
环境问题产生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 | B.人口问题 | C.资源问题 | D.污染问题 |
我国提出节约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但总量小 ②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③单位产值GDP资源消耗量大 ④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
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将有利于本地区
①实现资源自给自足 ②减轻环境污染
③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④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