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下粒子结构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合物中,①可显-2价,⑤可显+2价 |
B.①②为非金属元素,④⑤为金属元素 |
C.上述粒子在形成化合物前后,其质子数、电子数均发生改变而质量不变 |
D.在化学反应中①与④、②与⑤相互作用,均能形成与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粒子 |
小明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液面读数为85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液面读数为5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等于80mL | B.大于80mL | C.小于80mL | D.无法判断 |
蜡烛、硫粉分别在空气中燃烧,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产生火焰 | B.都放出热量 | C.都是化合反应 | D.都是氧化反应 |
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加快分解速度 |
B.实验室制取氧气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漏气 |
C.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防止氧气泄漏 |
D.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氧气——因为氧气能燃烧 |
做实验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如果先后顺序错误,可能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产生严重后果。下列有关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握试管的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 |
B.加热时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再对 准药品部位进行加热 |
C.现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D.实验完毕,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
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 B.②或③ | C.①或④ | D.③或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