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磷与氧气可发生如下反应:P4+5O2===P4O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P a kJ/mol、P—O b kJ/mol、P
O c kJ/mol、O
O d kJ/mol。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其中正确的是
| A.(6a+5d-4c-12b)kJ/mol |
| B.(4c+12b-6a-5d)kJ/mol |
| C.(4c+12b-4a-5d)kJ/mol |
| D.(4a+5d-4c-12b)kJ/mol |
已知反应H2(g)+Br2(l)=2HBr(g)在25 ℃、101 kPa下进行,放出热量为72 kJ,蒸发1 mol Br2(l)需要吸收的能量为30 kJ,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
| H2(g) |
Br2(g) |
HBr(g) |
|
| 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 |
436 |
a |
369 |
则表中a为( )。
A.404 B.260 C.230 D.200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2NH4ClO4=N2↑+4H2O+Cl2↑+2O2↑+热量,对此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
| C.从能量变化来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动能和热能 |
| D.反应中高氯酸铵只作氧化剂 |
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认识物质变化时所引起的化学键及能量变化,据此判断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体系的能量降低 |
| B.物质燃烧可看成“储存”在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转化为热能释放出来 |
| C.氮分子内部存在着很强的共价键,故通常状况下氮气化学性质很活泼 |
|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
炎热的夏季里,能喝上一口冰镇饮料是非常惬意的事情。目前,一种人称“摇摇冰”的即冷即用饮料已经上市。所谓“摇摇冰”,是指吸食前将饮料隔离层中的制冷物质和水混合摇动能使罐中饮料冷却。若该制冷物质可以在下列物质中选择,它应该是( )。
| A.氯化钠 | B.固体硝酸铵 | C.固体氧化钠 | D.固体氢氧化钠 |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
|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
|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
|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