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演出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运用“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文人山水画在宋代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A.封建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
B.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发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
C.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缓慢发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

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

胡锦涛曾高度赞扬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这是因为它

A.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正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正式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以上材料说明了

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
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
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
体以马为用者也”。(严复)这一言论

A.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动摇“中体西用”的理论根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