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精彩纷呈,演出以中国水墨画的黑白基调开始。地面上是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此画运用“咫尺有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文人山水画在宋代发展的时代背景是
A.封建制度确立,新兴地主阶级开拓进取 |
B.社会动荡,佛教、道教发展,文人追求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 |
C.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
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和缓慢发展 |
1953年6月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
毛泽东曾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是
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 B.日本侵略者发动的“七七事变” |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 D.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 |
20世纪30年代,正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暗喻这两件事件的是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八年戎马征程苦,一纸降书玉宇清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 D.实行了全民族抗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