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完成各题。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一般是指
| A.地球公转从近日点到远日点所需的时间 |
B.太阳连续两次直射同一地点所间隔的时间![]() |
| C.相邻两次太阳活动极大年的平均间隔时间 |
| D.太阳黑子数由最多到最少的平均间隔时间 |
太阳黑子活动增多的年份
| A.耀斑频繁爆发 | B.两极同时出现极光 |
| C.全球降水增多 | D.地球磁场增强 |
新疆地貌景观丰富多彩。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由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
| A.吐鲁番盆地、雅丹地貌 | B.天山山脉、沙丘地貌 |
| C.吐鲁番盆地、天山山脉 | D.雅丹地貌、沙丘地貌 |
雅丹地貌与沙丘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 A.流水侵蚀、风力侵蚀 | B.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
| C.流水堆积、风力堆积 | D.风力侵蚀、风力堆积 |
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灰岩、页岩都属于a类岩石 |
| B.b不能转化为a,是因为b为岩浆,d为变质岩 |
| C.花岗岩和玄武岩都属于c类岩石 |
| D.d为岩浆 |
图中各地质作用与序号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作用一定能形成化石 |
| B.火山喷发与②的活动有关 |
| C.③作用最强烈的表现形式是流水的侵蚀作用 |
| D.大理岩、板岩的形成需经过④阶段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按照发生的顺序,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①③② | D.②①③ |
图中所示的地理现象,可能是 ()
①裂谷②海岭 ③山系 ④海沟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中国南海因其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亦称南中国海。散布着大小200多个岛屿礁滩,统称为南海诸岛。2012年7月24日,我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三沙市(约16°50′N,ll2°20′E)在永兴岛正式成立,下辖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下图为南海部分海域等深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当北印度洋的表层海水大规模向东流时,C国主要盛行的风向及其地带性植被分别是()
| A.西南风热带季雨林 |
| B.东北风热带雨林 |
| C.东北风热带季雨林 |
| D.西南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三沙市管辖区域的珊瑚礁地貌景观非常典型,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 B.流水堆积 | C.生物堆积 | D.生物风化 |
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 ()
| A.河漫滩 | B.冲积扇 | C.三角洲 | D.侵蚀平原 |
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 ()
| A.1月 | B.3月 | C.7月 | D.10月 |
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 ()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