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趾点,对趾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据此回答各题。与乙地
最接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A.①点 | B.②点 |
C.③点 | D.④点 |
甲地与乙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
A.1万千米 | B.2万千米 |
C.3万千米 | D.4万千米 |
目前,许多地方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A.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 |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C.旅游活动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 D.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
风景区不少摊贩出售景区内捕杀和采挖的动植物资源,如此会造成
A.环境污染 | B.对正常社会秩序产生冲击 |
C.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 D.生态环境失调,资源枯竭 |
下列我国的世界遗产中,全部属于自然遗产的是
A.泰山、黄山、龙门石窟 |
B.九寨沟风景名胜区、泰山、长城 |
C.北京故宫、庐山国家公园、平遥古城 |
D.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
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类型的有
A.安徽黄山 | B.傣族泼水节 | C.桂林山水 | D.青海的青海湖 |
《中国海洋报》2008年1月23日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游”近年呈上升趋势。据此回答3—4题: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是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②澳大利亚大堡礁③大兴安岭森林④西湖风光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末日旅游”的不断上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使全球变暖的趋势减缓 |
B.使南北差距缩小 |
C.使生物更趋于多样化 |
D.游客量大增会进一步破坏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