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二分二至图)”,回答下列问题. (22分)

(1)在图中适当位置标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到B点的节气是_______,在______月______日前后 .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_,位于公转轨道的_____点附近;
由B-C-D地球公转速度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极极昼的日数和南极极昼的日数是否相同?________ .如不相同,_______极昼日数较多,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在从D到A再到B这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其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一天是___月_____日;这一天正午,_____(纬度)各地的太阳光线可以直射到井底.
(6)地球公转连续两次经过D点的时间间隔,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称为一个_______年.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该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瞭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什么技术?
(4)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共10分)

(1)该地位于我国地区 原因是
(2)若M、N两地气温受地形影响则。
N处地形为原因是
(3)8℃等温线分布特点为形成原因是
(4)4℃等温线在E处分布特点为形成原因是
(5)该地区此时气温分布规律为,影响因素是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据《汉书》记载,罗布泊“为西域巨泽……,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十余里,冬夏不盈不缩”。直到50年前,罗布泊依然是水波浩淼、飞鸟翔集。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胡杨林树大片枯死,塔里木河水先退到台特玛湖,后退到大西海子水库。短短40多年,塔里木河流程从1321千米缩短到1001千米,罗布泊完全干涸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____________补给,其径流量随____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2)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对库区周边气候可能产生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塔里木盆地的耕地主要集中在盆地边缘的___________地带,主要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
(4)20世纪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减少,现已断流320千米,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该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对塔里木河流域合理的整治措施有( )

A.加强水资源管理,禁止上游地区使用塔里木河水
B.大力开采地下水以保护地表水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D.大面积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阿尔金山的走向为
(2)乙图中重庆与贵阳两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A.300千米 B.330千米 C.400千米 D.430千米

(3)填表回答:①、②两大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典型的地貌类型
主要地质作用






(4)试比较图中两条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主要补给类型
径流量季节变化特点
A


B


左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右图是该地形区中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形区的名称。
(2)指出导致图中山地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
(3)描述该地形区的气候特征。
(4)该地形区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的方面表现为。
应采取的对策是。
(5)该地形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为此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