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单位:毫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比较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说明板块运动对C、D两地区地质运动和地形特征形成的异同点。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共14分)阅读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

(1)比较图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其中较多的是_________地,试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4分)
(2)比较C、D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4分)
(3)图中从C地到D地的航线多沿较中高纬度航行,而从D地到C地航线多选择沿较低纬度航行,请简要分析选择这两种航行路线的有利因素。 (2分)
(4)易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____,并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在南美洲,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等陆地自然带狭长的分布在西海岸。读南美洲局部区域地图及南美南端(45°S附近)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三自然带的名称:A 、B 、C ,A→B→C体现了 规律,其形成基础为 ;D为温带荒漠带,其分布属于 现象,其影响因素为 。(7分)
(2)A自然带向北延伸到赤道附近,关于分其布特征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有 (单选)(2分)

A.受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受地形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
B.受地形阻挡,呈南、北狭长分布;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C.受海陆影响,向南伸展到30°S附近;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D.受纬度影响,向西直通海岸;受洋流影响,向北延伸范围更广

(3)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美洲南端(40°S以南)东部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3分)

(12分)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与北京时间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4分)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是 。(2分)
(3)假设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为15°,那么直射点坐标为 。(2分)
(4)假设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要说明这一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4分)

(16分)该图是北半球海平面6月和12月太阳月总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辐射量最高的海域是 ;10°N与60°N相比,6月太阳辐射总量较高的是 。(4分)
(2)描述12月北半球海平面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简析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6分)
(3)一年中,赤道附近地区太阳总辐射量的变化特点是 ,原因是什么?(6分)

读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半球,判断的理由是
(2)图中A处是 气压, B处盛行 季风,此时, 楚州的昼夜长短的特点是 ,楚州、广州、北京的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顺序是
(3)此时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南亚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主要是因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