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使用酒精灯时,用火柴或打火机等点燃酒精灯,请写出熄灭酒精灯火焰的方法_____________。
(2)胶头滴管用过后应_________,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4)在家帮父母洗碗时,当碗的___________________时表明你已洗涤干净。
某品牌苏打饼干的配料和营养成分如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成分进行了探究。
配料 |
营养成分(每100g) |
|
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洋葱粉、食用盐、 碳酸钙、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钠)、香葱、 酵母、麦精、食用香精等 |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钠 钙 |
2017千焦 8.5克 21.0克 63.5克 500毫克 280毫克 |
说明:饼干制作的烘焙过程中,配料中的碳酸氢钠全部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而碳酸钠不分解。
Ⅰ.定性判断:饼干中有关成分的确认。
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得到待检液。
实验操作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淀粉的检验 |
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碘水,观察到溶液 |
饼干中含有淀粉 |
②碳酸盐的检验 |
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饼干中含有 (填离子符号) |
[交流讨论]
(1)饼干中的 元素可减少人体骨质疏松、畸形、佝偻病的发生,有利于人体健康。
(2)饼干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深入探究]如何进一步确认饼干中含有两种碳酸盐?
将剩余待检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固体2至3次;将 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的现象,则证明饼干中既有碳酸钙,又有碳酸钠。
Ⅱ.定量检测:饼干中碳酸钠质量的测定。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取一小包饼干研碎后放入烧杯,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倒入容器A,按图示装入其他药品(试剂X用于吸收挥发出来的HCl,它不与CO2反应);
④打开止水夹,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关闭止水夹;
⑤用电子天平称量干燥管Ⅰ的质量,记录数据m1;
⑥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停止滴加;
⑦ ;
⑧重复步骤⑤,记录数据m2。
[交流讨论]步骤③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的原因是 。
[数据处理]m2﹣m1=0.088g,则这包饼干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g。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目前人们除了将煤作为燃料外,更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以煤和空气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的一种流程如图:
(1)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N2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煤和水蒸气反应前需先将煤粉碎,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CO的转化:CO+H2O CO2+X,其中X的化学式为 。
(4)上述流程中合成尿素的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实际生产中,N2和H2不可能全部化为NH3.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
(6)以CO2和H2为原料还可合成液体燃料乙醇(C2H6O),该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CO2+6H2 C2H6O+3H2O.已知:每克燃料完全燃烧数出的热量叫做热值
物质 |
煤 |
乙醇 |
热值/kJ•g﹣1 |
约33 |
30 |
若将含12g碳的煤为原料合成的乙醇完全燃烧,理论上最多可放出 kJ的热量,从而提高了煤的利用效率。
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3)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 (填“6”、“12”或“16”);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图3中e→f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中,点燃酒精灯后,可观察到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呈现 色火焰;装置C中的现象是 ;
(3)装置D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了证明装置C中出现的现象不是由氧气造成的,在不改变装置的情况下,操作方法是 ,并观察装置C中的现象;
(5)实验时加入6%的过氧化氢溶液51g,理论上可生成多少克氧气?(写出计算过程)
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时,B的溶解度是 g;t1℃时,A、B的溶解度(S)的大小关系为:SA SB(填“>”、“=”或“<”)。
(2)现有t2℃的A、B的饱和溶液各100g,同时将两份溶液升温至t3℃(不考虑水的蒸发),则此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的大小关系为:ωA ωB(填“>”、“=”或“<”)
(3)现有t2℃的B的溶液100将其蒸发掉10g水,再将温度恢复到t2℃时,析出3gB.若继续蒸发掉10g水,仍将温度恢复到t2℃,此时析出B的质量 3g(填“>”、“=”或“≥”)。
(4)当A中混有少量的B时,提纯A采用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5)现将经提纯的A用于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含砝码)、纸片、药匙、烧杯、玻璃棒、试剂瓶、标签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