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下列选项中,主要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我们经常在新闻报道上听到美国的“布什政府”在做什么,之所以称之为总统的政府,是因为
A.美国总统享有立法权、行政权和监督权,是权力中心 |
B.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国会、联邦法院的制约 |
C.行政机关由总统领导,其主要官员由总统任免 |
D.联邦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 |
美国选择三权分立的政体,是其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的产物。其历史条件主要是
A.当年参加制宪会议的代表主要来自资产阶级 |
B.美国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 |
C.三权分立能更好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
D.美国的民主制度比英、法等国进步 |
美国的两党制使第三党或其他小党根本无力问鼎白宫,这说明美国的其他政党( )
A.对美国政治不产生作用 |
B.左右美国政治格局 |
C.不影响各党在国会中的席位 |
D.只能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结果 |
尽管美国宪法根本没有提到政党,然而像其他国家一样,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起
着重要作用。美国的两党制在1 9世纪30年代初步形成,南北战争后被确定下来。美国两党制度的作用是
( )
A.维护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利益 |
B.调节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 |
C.缓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 |
D.遏制其![]() |
200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所用资金,在选举史上第一次超过了10亿美元。其中,两个主要竞争对手布什和克里收到的捐款总额,前后已超过6亿美元,是2000年总统大选数字的2倍。而据英国《卫报》报道,克里的竞选资金已超过美国历史上挑战现任总统的任何一个候选人,创造了美国反对党筹资的最高纪录。据此回答7—11题
7.美国的两大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之所以不惜耗费巨资竞选总统,是因为
A.美国是两党制国家,法律规定只有这两党的候选人有资格竞选总统
B.在美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才能成为执政党
C.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揽立法、行政、司法大权
D.耗资大的候选人才有可能当选总统
8.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
A.代表了不同阶级的利益,因而竞争异常激烈
B.是美国政治权力的中心,掌握着国家权力
C.代表了不同集体利益,在政策上有着区别
D.没有区别,因而有人也称之为“民共党”
9.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共同特征是
①主要职能是组织选举,如提名候选人、筹集竞选资金等 ②全国委员会领导基层委员会,组织它们参加选举 ③没有固定的党纲,也没有约束党员的党纪 ④都是执政党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0.2004年大选以共和党候选人布什获胜蝉联总统而告终结,布什当选总统后
A.既要对选民负责,又要对共和党负责,维护党的利益
B.只对选民负责
C.不再是该党成员
D.要服从党组织的指示,贯彻党的政策
11.当选后的总统与各州州长之间的关系是
A.在各自的范围内行使最高的行政权力,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州长对总统负责,保证联邦政府的政策在本州的执行
C.各自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D.相互监督,共同对选民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