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做好实验准备后,先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 和
②图乙中的F与F′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
③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 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此取来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A.电压表0-3V,内阻10k
B.电压表0-15V,内阻50k
C.电流表0-0.6A,内阻0.05
D.电流表0-3A,内阻0.01
E.滑动变阻器,0- 10
F.滑动变阻器,0-100
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 m
②要求较准确地侧出其阻值,电压表应选 ,电流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序号)
③实验中他的实物接线如图所示,请指出该同学实物接线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错误1
错误2
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依照打点的先后依次编为1、2、3、4、5、6,量得1=2.21cm,
2=3.00cm,
3=3.81cm,
4=4.63cm,
5=5.45cm,
6=6.28cm。
(1)该打点计时器依次打出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s
(2)打点计时器打计数点5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v 5=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利用该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a =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 cm,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只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
B.用悬挂砝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
(2)若某同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
①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图中,请作出F-L图线:
②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 劲度系数k=________ N/m。(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3)若某同学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下图中的 ( )
在“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
(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填选项代号)
A.电压合适的50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
(2)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先接通电源,再使纸带运动
B.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
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3)图示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5六个点,测出1-5各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
①由纸带可判定小车做____________ 运动
②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当打计数点3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 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测力计。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根据表中数据用作图法做F-X图像(如图甲所示)由此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某次,秤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 N;同时利用(1)结果获得上弹力值为2.50N,请图丙画出这两个共点力。
(3)由图得到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