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l3世纪和现代亚热带北界分布示意图,从中可推测
A.l3世纪比现代暖 |
B.l3世纪比现代冷 |
C.l3世纪的南京位于温带地区 |
D.13世纪的郑州位于亚热带地区 |
读图,分析回答:
图中②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为争取区域内粮食自给,大力开荒种粮
④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出现次生盐渍化
⑤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⑤ | C.①③④⑤ | D.①②③④⑤ |
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A.是按照人文指标划分的 | B.边界有实有虚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D.相互间差异大 |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 D.丁区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
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1~2题。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
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
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A.沙尘暴频度减少 |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
C.土壤盐碱度升高 |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
网上流行的一张帖子这样写道:北京人说他风沙多,A地人就笑了;A地人说他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他民族多,B省人就笑了;B省人说他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他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他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据此完成1~3题。关于帖子中A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 B.草原面积大,有斑点状荒漠化圈现象 |
C.河流补给以高山冰川融水为主 | D.属于我国西部经济地带 |
关于帖子中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的城市化水平比较高 |
B.新疆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盆地内部 |
C.B省的烟草业突出,现在花卉种植业发展很快 |
D.西藏海拔高,太阳能丰富,城市大多分布在地势高的高原面上 |
关于B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资源贫乏,经济落后 |
B.交通条件好,外向型经济突出 |
C.旅游资源丰富 |
D.受地势和距海远近影响,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 |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回答1~2题。
年份 |
森林覆 盖率(%) |
耕地面 积(KM2 ) |
年降水 量(mm) |
气温年 较差(℃) |
河流含 沙量(%) |
粮食平均 亩产(kg) |
粮食总产 量(亿kg) |
1985 |
19 |
333 |
520 |
38 |
10 |
205 |
1.025 |
1995 |
10 |
478 |
450 |
42 |
35 |
135 |
0.975 |
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来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 B.人口增长过快 |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 D.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A.风沙危害严重 | B.水土流失严重 |
C.大陆性气候减弱 | D.光照条件变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