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
|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
| C.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
| D.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
将一个半径为1m的匝数为100匝的圆形金属线框,置于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线框总电阻为3.14Ω,规定逆着磁场强度的方向,看顺时针的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如图甲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1 s内,感应电流的方向为正 |
B.感应电流的有效值![]() |
| C.0~1 s内,线圈有扩张趋势 |
| D.1~3s内通过线框某一截面的电量是0~1s内的两倍 |
处于坐标原点的波源产生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v=200m/s。已知t=0时,波刚传播到x=40m处,波形如图所示。在x=400m处有一接受器(图中未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波源开始振动时方向沿y轴正方向 |
| B.接受器在t=2s时才能接受此波 |
| C.若波源向x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接受器收到波的频率为10Hz |
| D.从t=0开始经0.15s,x=40m的质点运动的路程为0.6m |
在2010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北斗”系统中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某时刻两颗工作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的A、B位置(如图所示).若卫星均顺时针运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B.卫星甲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乙
C.卫星甲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所需的时间为 
D.卫星甲和卫星乙的机械能相同
如图3所示,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L< d),线圈下边缘到磁场上边界的距离为h.将线圈由静止释放,其下边缘刚进入磁场和刚穿出磁场时刻的速度都是v0,则在整个线圈穿过磁场的全过程中(从下边缘进入磁场到上边缘穿出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线圈可能一直做匀速运动 | B.感应电流所做的功为mg(d+h) |
| C.线圈的最小速度可能是mgR/B2L2 | 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是![]() |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内外壁都光滑的导热气缸质量为M,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已知M>m。活塞密封一部分理想气体。现对活塞施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如图A)时,气缸的加速度为a1,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若用同样大小的力F水平向左拉汽缸,如图B,此时气缸的加速度为a2,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2,体积为V2,设密封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均不变。则( )
A: a1 ="a2" ,P1<P2 ,V1 >V2 B: a1 < a2 ,P1>P2 ,V1 >V2
C: a1 ="a2" ,P1>P2 ,V1 < V2 D: a1 > a2 ,P1>P2 ,V1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