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19世纪法国作家埃勒•凡尔纳在其小说中描述很多的科学幻想成为现实,如电视机、直升飞机、潜水艇和人类登月等,很多发明家承认他们从凡尔纳的科学幻想中受到启发,甚至有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实现,表明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近年来,发源于农村、服务于农民的各种“草根文化”在全国呈燎原之势。“草根文化”,贴近农村生活实际,深受农民欢迎。这启示我们( )
| A.要发挥农民“草根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 |
| B.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
| C.要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
| D.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 |
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 )
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大众的需求
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
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
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下列诗句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一致的是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④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A.②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浮生六记》是清代文学家沈复的作品,文学界称《浮生六记》为“小红楼梦”。其中《海国记》中的文字记载了黑水沟为中国(清廷)与琉球国的分界线,钓鱼台(岛)明显在中国领域内的事实。可见
| A.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 B.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 |
| C.史书典籍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 D.史书典籍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增强民族凝聚力 |
自强不息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生生不息的精神活力,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下列选项能够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有
①孜孜不倦、持之以恒 ②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③明公灭私、天下为公 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