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配制的Na2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
| B.操作2是将溶解的Na2CO3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
| C.操作4是滴加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平齐 |
| D.操作5中,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要继续加水至液面与刻度线平齐 |
下列物质见光不会分解的是
| A.HClO | B.NH4Cl | C.HNO3 | D.AgNO3 |
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
B. 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
C. 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
D. 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
将锌棒和铁棒按图示方式插入CuSO4溶液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下列针对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
| B.电子由铁棒流出 |
| C.锌为正极 |
| D.电池反应为:Zn + CuSO4 = ZnSO4 + Cu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小,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高;
②SiC俗称金刚砂,可用作砂纸、砂轮的磨料;
③漂白粉和漂白精的有效成分都是Ca(ClO)2;
④NO在人体的血管系统内具有传送信号的功能,也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⑤氧化铜可作为制造玻璃、搪瓷的红色颜料。
|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②③⑤ |
向某4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B、C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甲图所示.乙图为达到平衡后在t2、t3、t4、t5时改变某一种反应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所改变的条件均不同.已知t3﹣t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t1=15s,则t0﹣t1阶段以A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v(A)为0.006mol/(L•s)
B.B的起始物质的量为0.04mol
C.若t2﹣t3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的浓度,则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变大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