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各题。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 
| 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 
| C.各地昼长乙>丙>丁 | 
| 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 
图9中的A点是晨昏圈与某一纬线圈的切点,在一年中,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是变化的,因此A点也是移动的。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当A点移到最低纬度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 A.可能在23°26′S上 | 
| B.可能在赤道上 | 
| C.可能在66°34′S上 | 
| D.可能在极圈上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点一年内移动范围的线是

| A.A线 | B.B线 | C.C线 | D.D线 | 
图示(图9)时刻,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 A.长沙盛行西北风 | B.孟买盛行东北风 | 
| C.伦敦盛行东北风 | D.澳大利亚北部盛行东南风 | 
图8表示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23°26′N,30°W) | 
| B.(13°26′N,30°W) | 
| C.(11°43′N,30°E) | 
| D.(46°52′N,30°E) | 
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A.01:00 | B.03:00 | C.21:00 | D.23:00 | 
若黄赤交角为K,则图中h1与h2的差为
| A.3/2K | B.K | C.1/2K | D.2K | 
下图(图1)中四地最符合“两山夹峙一线天,茂林修竹水潺潺”景观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图7,图中O点为地球表面昼半球的中心点,a为经线,b为纬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b纬线的纬度最大值可达
| A.23°26′ | B.46°52′ | 
| C.66°34′ | D.90° | 
若在纬线b为一年内最大纬度时,某人在O点上空对着地心的方向观察地球,此人所见的经纬网可能为下图中的

“API”是英文Air Pollution Index的缩写,意思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的空气质量周报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形势报告。监测的项目有:总悬浮颗粒物或飘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是飘浮在空气中的尘粒的统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PI的大小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也与一定的大气状况相关联,下列大气状况,促使API增大的是()
| A.晴朗微风天气 | B.大风阴雨 | 
| C.空气强烈对流 |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 | 
近年来,我国北方城市在春季时,总悬浮颗粒物明显偏高的原因主要是()
| A.大量燃料煤炭用于取暖 | B.沙尘暴时有发生 | 
| C.春耕播种,土地裸露 | D.上下班高峰,交通流量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