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
土壤和植被     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秋季,我国广大北方的天气特点是“秋高气爽”,主要是由于此时这些地区

A.受台风控制 B.受气旋控制 C.受反气旋控制 D.受冷锋控制

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A.寒潮 B.台风 C.干旱 D.洪涝

低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A.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B.是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
C.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D.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关系归纳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市1970年都市化程度20%,下水道普及率40%;2000年都市化程度90%,下水道普及率80%;则2000年的径流量约为1970年的多少倍()

A.1     B.2 C.3     D.4

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不同阶段城市化过程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I阶段,城市化水平低,以矿业城市为主
B.I阶段城市化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
C.在Ⅱ阶段市区常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
D.在Ⅲ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Ⅲ阶段时表现出的特点有()
①可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②城乡差别很小
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