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止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理学家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及“尚礼仪不尚权谋”的致世趋向,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材料一中,马克思指出了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理学家将“天理”与“人欲”对立,以天理遏止人欲,根本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的作者认为理学倡导的重义轻利的观念有何积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竞争趋势的加剧,产品供过于求及其品类极度丰富化的市场特征日益明显,不可避免地引发消费者的选择难题,代表企业及其产品综合特性的品牌就成为消费者应对这一难题的重要工具,未来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品牌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知名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事件频发,被抢注的范围越来越广。
以牟利为目的职业注标者。由于商标所代表的巨大无形财富,通过抢注商标进而与原商标所有者讨价还价或者倒卖而直接牟利,已成为一些不良商贩的致富捷径。……商标国际注册意识淡薄。由于前瞻性商标战略的缺乏、费用上的短视考虑、对国际市场前景的怀疑或暂无此打算、传统的“出了名再注册”或“商品不愁销路无须注册”以及对无形资产不重视等思维惯性等原因,很多中国企业不重视商标的国际注册,更逞论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之前先行注册,这给了国外不法厂商可乘之机。
材料二对国际市场相关法规缺乏了解和不够重视。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企业瞬间被卷入全球市场竞争狂潮,初涉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对国际惯例与游戏规则尚欠了解,加之在法制法规不够完善、遵法执法状况不佳的国内环境中形成的惯性思维,以及对国外市场情况陌生,部分中国企业依然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表现在商标方面就是注册不及时、维权不积极和缺乏应对技巧,导致外国厂商利用商标抢注侵占、抢占中国企业现有的及潜在的合法权益,甚至使中国商品被挡在国际市场大门之外。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日益强大引发商标抢注现象。随着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角色日益重要、竞争力日益提高,抢注中国商标以获取利益,搭中国知名商标的车以坐收其成,甚至通过商标抢注等不正当手段阻击中国企业及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拓展等现象日益增多,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障碍。
-----以上材料均节选自《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商标抢注现象与对策研究》
材料三同光中兴时期,资本主义第二次萌芽,中国人的品牌意识又出现了。接受第一次被扼杀的教训,这次的品牌叫什么呢?叫外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狗不理包子、王麻子剪刀、葡萄常、泥人张、烤肉宛,姓名都说一半儿。所以,中国的品牌在资本主义的第二次萌芽时期,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品牌都是半拉人名,羞羞答答。
材料四到了当代,用人名作为品牌的第一个人是李宁。他拿完世界冠军退役以后,创造了李宁品牌。我有一次去王府井利生体育用品商店,不幸看到这一幕:那时候李宁的牌子刚上市,很多人不适应。售货员给一个人介绍,说这是新牌子,叫李宁牌。那个人愣着,看了半天,说:“我身上怎么能绣一个他的名字啊?”他是这个概念:我的身上不能有别人的名字。但是他不知道,他穿的皮尔•卡丹的西服,也是别人的名字。
----以上材料选自《品牌意识:古代人都用哪些名牌》
阅读后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抢商标的原因?有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企业现有的及潜在的合法权益的被抢占的原因?
(3)材料三、四内容表明,中国自古商标意识淡薄,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与中国的古代的什么经济政策有关?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司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真人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陵的设计思想。(6分)
(2)依据材料二,评析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4分)

【探索历史的奥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著名诗人徐志摩在20世纪曾把佛罗伦萨以意大利语的发音译成“翡冷翠”。这个名字本身不仅具有诗情画意,还具有古董和珍贵的意味,点出了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诗歌绘画的摇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 5世纪中叶起,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暖风吹过阿尔卑斯山,在北方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等国家和地区引起广泛反响,很快传播开来。各国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向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全面学习,从而使古希腊罗马文化从地中海局部地区变为整个欧洲乃至欧美文明的思想文化基础。目前,作为现代西方文化两大源头的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均不是现在西方大多数民族原来的文化。
请回答:
(1)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的特点的?(6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理论和实践的同意方面,超越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能够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的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多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继续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纠正、创新地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摘自《川大学者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
材料三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在历史运动中,事物的本质,照我的理解,一是时势发展的大趋势,一是大众心理。把握到这两条,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3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邓小平的主要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邓小平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主要思想。(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时势发展的大趋势”在上述所列各种理论中的具体表现。(2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享有其他自由的农村居民同等的权利,诸如自由买卖,依法开办和经营工厂以及种工业、商业和手工业作坊、加入行会、同业公会、有权起诉、出庭作证、参加选举、受教育和服兵役等等。农民结婚和处理自己的家庭事务不必取得地主的同意。
——《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的一般法令》
材料二 政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局)。1864年颁布的《省、县、地方机构法令》根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司法: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思想:客观上使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纷纷要求改革。经济:(1861年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国内市场,提供资金;借鉴西方技术;政府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
——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其他内容》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一般法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实施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能否成功的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