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位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彷徨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 |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下图是1935年12月,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时,清华大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的照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她的演讲内容可能包括
①反对华北自治
②要求蒋介石政府在抗战结束后实现真正的和平
③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④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准确的含义是
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 |
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
C.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丧失 |
D.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
1895年4月的一篇抗敌檄文中说:“痛哉!……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发表此檄文最有可能是
A.台湾人民 | B.三元里民众 | C.香港人民 | D.义和团民众 |
“黄海波涛怒,举国动地哀。倭寇充强盗,百姓泪满怀。将士皆战死,清风未醒来。纵观风云录,莫叫甲午还。”下列与此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