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在老师指导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Zn+2H2SO4(浓)=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市冬季蔬菜的供应,主要来自塑料大棚,某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如图所示.请回答:
(1)用于蔬菜大棚的材料属于合成材料中的塑料,这种塑料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2)食用蔬菜可以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除水外)________________,这种营养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施行,图是某种奶制品的营养成分表.
(1)根据通则规定,标签上必须标示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值.人体必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中,________和水未被规定强制标示.
(2)奶制品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制品中含有丰富的钙_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儿童每日要摄取足量的钙元素,才能避免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贫血症
B.佝偻病
C.甲状腺肿大
(4)下列是奶制品常用的三种包装.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能放入标有的垃圾箱中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今天是小明爸爸的生日.
(1)小明用压岁钱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检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2)小明给爸爸、妈妈各倒上一杯雪碧,妈妈说雪碧是酸性饮料不适合她,用pH试纸测定雪碧pH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蛋糕上层的奶油是用鲜牛奶加工得到的,它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面粉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________.
(4)包装蛋糕的塑料袋用后若随意丢弃会造成________.
(5)小明洗碗时用洗洁精去除盘子表面的油污,利用的是洗洁精的________功能.
食盐加碘是用来增加人体对碘的摄入量,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下表为某加碘盐的部分标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加碘盐 |
质量等级:二级 碘含量:20~50mg/kg 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 储存方法:防潮、防热、避光 食用方法:在汤、菜即将煮好时再加入碘盐,确保碘效 保质期:12个月 |
(1)成年人缺碘会引起________.
(2)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从“储存方法”和“食用方法”推测,并参照下列溶解度,要从碘酸钾溶液中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 |
0 |
10 |
20 |
40 |
60 |
80 |
KIO3的溶解度/g |
4.60 |
6.27 |
8.08 |
12.6 |
18.3 |
24.8 |
(4)根据标签信息计算,加碘盐中碘酸钾的含量最多为________mg/kg(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5)工业上生产碘酸钾的过程中,有一步反应是KH(IO3)2与KOH反应得到碘酸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
(1)食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________克.
(2)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摄入量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85毫克.某种体积25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咖啡因的质量分数为0.02%.若某同学一天喝了2罐这种饮料,则他摄入的咖啡因有________毫克.(该饮料密度约为1g/mL)
(3)了解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后,当你在选购食品时应该________(可多选).
A.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
B.尽量选择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以保证口味 |
C.多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