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资料甲:“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处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资料乙:“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资料丙:“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资料丁:“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上述四段资料,是中国历代选拔官僚的方法,请依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乙丁丙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最早的法律依据应该来自于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从1949年10月到1956年是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

A.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B.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显著
C.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D.初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中共八大作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其依据是

A.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被消灭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

“一五”计划开始实施时,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根本法律依据是

A.七届二中全会决议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过渡时期总路线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