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9日,备受关注的新《工伤保险条例》出台,与原有条例相比,新条例扩大了工伤认定范围,尤值得关注的是,补助金的发放标准打破了地区限制,实现全国“同命同价”。这是我国继城乡选举实现“同票同权”之后,公民权利保障再次跨越体制鸿沟,彰显民主与平等。之所以要实现“同命同价”,是因为
①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②任何公民都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④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自由民主得到保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9月3日,为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国际社会对此反应不一,有点赞的,也有不理解甚至质疑的。由此可见
①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差异
③立场的不同往往导致价值判断的主体差异性
④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观的、有选择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在创建美好城市的过程中,人们以前对老旧基础设施一律拆除,今天却有了新的处理方式。如上海江南造船厂的老厂房被改造成世博会展馆,英国的电话亭被改造成微型图书馆、美术馆,美国芝加哥的空中铁路被改造成空中花园,荷兰的旧水塔被改造成舒适方便的别墅。人们这种处理方式变化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与创造
②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③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认识的发展性
④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是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③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④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早年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从哲学的角度看,青蒿素的研发过程说明了
①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也是发展的环节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前提
③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应坚持开拓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大数据泛指巨量的数据集,因其可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视。网民在网上产生的海量数据,记录着他们的思想行为乃至情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很多规律性信息。倘若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和使用大数据,人类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大数据中所蕴含规律性信息的认识程度,决定着对信息有效利用的程度
②对大数据有效地组织和使用,根源于人们对大数据特有价值的正确认识
③对大数据的科学认识,有利于人们获得更多的机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④大数据的产生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大数据”本身却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