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能在下列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含有大量Al3+的溶液:Na+、NH4+、SO42-、Cl- |
B.碱性溶液:Na+、Ca2+、SO42-、CO32- |
C.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Mg2+、NO3-、SCN- |
D.含有大量NO3-的溶液:H+、Fe2+、SO42-、C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B.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
D.石油的催化裂化主要是为了提高从石油得到的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 |
4.6g铜和镁的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反应后硝酸被还原只生成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气体体积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
A.9.02g | B.8.51g | C.8.26g | D.7.04g |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反应现象的描述及其原理解释均正确,且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物质的性质或反应现象 |
原理解释 |
A |
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
SO2有漂白性 |
B |
碱性:NaOH>Al(OH)3 |
金属性:Na>Al |
C |
白磷比N2的性质活泼 |
非金属性:P>N |
D |
少量Na投入CuSO4溶液中,Na可以置换出Cu |
活泼性:Na>Cu |
已知A2+、B+、C3—、D—是第三周期元素的四种离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种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B.原子半径:r(D)> r(C)> r(A)> r(B)
C.离子半径:r(B+)> r(A2+)> r(C3—)> r(D—)
D.B、D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H++OH—=H2O
对于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有NH4+ |
D.加入氨水直至氨水过量,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一定有A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