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是微生物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工程技术生产特定产物时,所利用主要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芽孢杆菌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
A.甲流疫苗 | B.味精 | C.果酒 | D.果醋 |
(2)研究芽孢杆菌的群体生长规律时,出现不止一种细胞形态的时期是__________。
(3)研究某实验小组欲从土壤中筛选出能分泌淀粉酶的芽孢杆菌,设计实验步骤如下,请给予合理的补充。
①采样与培养:将采集的土样混匀后称取1g,置于经过高压蒸汽灭菌 法灭菌处理的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28℃振荡培养。
②接种与选择:为避免培养液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__________处理。之后,将菌液涂布接种于以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30℃条件下培养。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本步骤需设计__________。
③结果与结论:将适量的碘液滴加在菌落周围,如果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培养基不仅可以分离培养微生物,也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与微生物培养明显不同的是,用于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____。
(5)在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为细菌生长提供所需的 ,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 的作用。如果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乙酰谷氨酰胺,从发酵过程分析,其原因很可能是 。
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下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
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冬季在室外久留的人,体内激素_____(填字母)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为了达到产热与散热的平衡,机体的耗氧量_______,尿液量_______。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其末梢内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的_______结合,导致某种激素分泌增多,引起血糖浓度的升高。
(3)图中参与水平衡调节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它的靶器官(或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
分析与遗传有关的实验,回答相关的问题:
(1)孟德尔在做豌豆杂交实验时,采用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分别做了_______实验,结果F1都表现为高茎,F1 自交得F2,F2出现3:1 性状分离比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彩棉”是我国著名育种专家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缘杂交”三结合育种技术培育而成的。据专家介绍,其中“物理诱变”采用的是一种单一射线,若种子进入太空后,经受的是综合射线,甚至是人类未知的射线辐射。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给种子创造物理诱变的机率,从产生的二代种子中可以选择无数的育种材料,丰富育种基因资源,从而可能创造出更优质的棉花新品种,据此回答:
①“彩棉”育种中经综合射线诱变后,引发的变异是。
②“彩棉”返回地面后,是否均可产生有益的变异?。其原因是。
(3)分析如图所示的家系图,此种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II-2与II-3婚配的子代都不会患病。 若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若生育一表现正常的女儿概率为_______。
结合玉米代谢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玉米种子置于黑暗、通风、温度、水分都适宜的条件下,每天定时取数量相同的萌发种子,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预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趋势是, 有机物种类的变化是,玉米胚有氧呼吸的表达式是。
(2)将该玉米幼苗置于密闭玻璃罩内,在黑暗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5mg;在充足光照条件下,罩内CO2含量每小时减少了50mg。据测定,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共合成葡萄糖60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产物均为葡萄糖,请回答: ①该植物在该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每小时共消耗CO2____mg,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每小时产生CO2____mg。② 若上述条件不变,该植物充足光照10小时,其余时间不给光照,则该植物一昼夜积累葡萄糖____mg(保留2位小数)。
红外线CO2分析仪可用于测定混合气体中CO2的浓度及其变化量。将水稻的成熟绿叶组织放在密封透明的小室内给予适宜光照,在不同CO2浓度下测定光合作用效率。下图甲为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a、b表示物质,①~④表示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光合作用增长率最大的是__ ____段。在E点时光台作用速率最大,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重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物质a是_________,过程②完成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18O标记①过程中的H2O,那么在④过程的最终产物中,有可能检测到18O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4)将状况相同的水稻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用适当的相同的光照射lh,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光下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下表的数据。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根据本实验所测数据,该绿叶细胞呼吸速率最高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27℃时绿叶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mg/h,此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ADP的转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研究性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每万人中的表现情况统计表(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
![]() |
有甲病、无乙病 |
有乙病、无甲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无甲病、无乙病 |
男性 |
279 |
250 |
6 |
4465 |
女性 |
281 |
16 |
2 |
4701 |
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主要理由是。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扩大调查范围,多取样本;针对有患者的家庭调查;绘制家庭系谱图来判定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下图是该小组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庭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III10的基因型,如果IV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