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首次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预测:未来百年我国将继续变暖。为此,我国计划到本世纪中叶争取实现碳排放量的零增长乃至负增长。
材料二 北方15个省(市、区)2007年1月平均气温及采暖耗能变化图。
(1)从图中看,北方部分省区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偏高或偏低);其中1月平均气温偏高明显且采暖耗能减少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
(2)近年来,我国北方许多城市逐步把由单位和住户的分散取暖改为市政集中统一供暖,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北方冬季气温比南方低,采暖耗能多,但酸雨危害的面积却比南方小很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_ _
(4)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本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_ _
读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1)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
(2)分析影响A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一艘轮船自城市A航行至城市B,在洋流的作用下其航行速度较____,当航行至丁海峡,其航行速度会________,请说明原因。(4分)
(2)说出洋流乙的名称,并简析乙对甲地气候的影响。(3分)
(3)分析图中丙处能形成大规模渔场的原因。(3分)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就气流运动形式而言,分别称为________和________。
(3)天气系统①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________。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________。
(4)图中A、B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区域近地面天气系统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D地受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C地区气流运动以为主(上升或下沉)。
(2)C、D 两气压中心控制地区,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3)近日将有锋从A地过境,锋面过境后,A地气温(上升或下降)
(4)此时,E地吹 风。E地与F地相比,风速较大的是,原因是。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每空1分)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F 面。
(2)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波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以下的G物质状态可能为态。
(3)F面以下为,C面和D面之间为,D面以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