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是海洋最绚丽多彩的部分,它的制造者通常是仅仅2—3毫米长的微小海洋生物珊瑚虫。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在它们体内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虫黄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生存的必要条件,并赋予了珊瑚缤纷的色彩。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30摄氏度、温暖且有一定盐度(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的海水中,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图为世界珊瑚礁分布图。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温度带和海水深浅三个方面简要概括珊瑚礁的分布规律。
(2)分析同纬度的美洲和非洲西海岸珊瑚礁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的原因。
(3)推测巴西东北海岸和孟加拉国沿岸缺少珊瑚礁的原因。
读杭州(30°N,120°E)和甲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完成:
(1)这一天杭州的昼长为 小时;甲地的昼长为 小时;两地同处在白天的时间为 小时;两地的时差为 小时。
(2)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3)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4)该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北京 | B.海口 | C.新加坡 | D.悉尼 |
在洛陵兰岛的冰层里有大气状况的无字记录,科学家们到格陵兰岛的冰层上打钻,取出冰芯结果发现冰层中的铅含量与大气中铅含量的变化趋势完全—致。读(格陵兰岛冰川的铅含量随年代变化示意图8-1-14”,回答:
(1)冰川中铅的含量迅速增加的两个时期是___和____-。
(2)冰川中铅含量首次持续增加的原因是_____,这时_____作为一种动力燃料被大量使用,燃料中的铅也随之进人大气中。
(3)冰川中铅含量第二次迅速增加的原因是____。
为某地区山河分布图,图中格利特峰海拔2472米,是该地区的最高峰,左上角的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海域的名称是,B山脉的名称是。
(2)图中B山脉以东区域的地势特征为;图中B 海岸带的地貌特征是,主要是由作用形成的,这对当地发展有重要作用。
(3)图中B山脉以西区域的气候类型是,简要说明该地气候形成的原因:
(4)B山脉以东、西两侧的河流,其水系特征有何明显不同?
(5)此时该区域的昼夜长短状况:判断理由是;此时北京时间是。
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3)B地所在的纬度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出现的自然带有。
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回答(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