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年7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0年生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 B.12.5元 | C.18元 | D.18.75元 |
据发改委消息,2008年8月份我国猪肉价格普遍小幅下降。据此回答2—5题。
据业内人士介绍,近期生猪供应量增加,毛猪出栏价下跌是此次猪肉降价的主要原因。这体现了()
| A.价值决定价格 | B.供求影响价格 |
| C.气候影响价格 | D.供求决定价格 |
由于猪肉价格一度高攀,居民消费欲望降低,也是猪肉价格有所下降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A.收入影响消费 | B.物价水平影响消费 |
| C.消费心理决定价格 | D.生产决定消费 |
对于一个以猪肉为主的大国来说,猪肉价格的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牛肉需求量,主要是因为()
| A.猪肉与牛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减少 |
| B.猪肉与牛肉互为替代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增加 |
| C.猪肉与牛肉为互补商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减少 |
| D.猪肉与牛肉为互补商品,猪肉价格下降,牛肉需求增加 |
由于看好生猪养殖业,南京等地多家开发商改行养猪,最近成了舆论焦点。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体现了()
| A.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 B.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
| C.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 D.价格变动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青海民政局紧急调拨大批救灾物资发往地震灾区。这些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
| B.是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 C.不是商品,因为虽是劳动产品,但不用于交换 |
| D.不是商品,既无使用价值,也无价值 |
著名数学家化罗庚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和险滩。”这段话告诉我们
| A.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作用于客观 | B.规律是客观的,是无法认识的 |
|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 D.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
随着政府对非法传销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非法传销机构开始频频变脸,他们打着诸如人际网络、入户网卡之类的新旗号使人上当受骗。变脸后的传销
| A.是新事物,因为它打着新旗号 |
| B.是新事物,因为它是后出现的 |
| C.是旧事物,因为它受到了政府的限制和打击 |
| D.是旧事物,因为它违背市场规律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