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国治淮60周年纪念大会在安徽召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两个地区是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两大地区。

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国西南部分地区持续少雨,气温偏高,遭遇严重旱灾。长期温高雨少,致使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北部和东南部出现重度以上气象干旱,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
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水灾害发生频繁的区域,该地区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灾害。
(1)说出A图的中东部区域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并描述该地形区的地表特征。
(2)读材料二,分析导致该地区2009-2010年发生严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
(3)读B图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水系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

(1)右图所示的情况,是观测者从左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处所观测到的。
(2)此季节我国经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3)此时我国所处的季节是(夏季、冬季)。
(4)此日下列城市昼长夜短的是
A.罗马 B.开普敦 C.上海 D.孟买

读图,回答问题: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并注出两至日。
(2)在右图中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
(3)地球公转运行到图中______点时,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最慢。
(4)A →B期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半球,并且逐渐向_______移动,此期间北京的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__。

(10分,每空1分)读图1—10,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日。
(2)图中A、B、C、D四点中,日出最早的是_____。
(3)图中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___。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年1月以来,环渤海海域海冰范围迅速扩大,最大海冰覆盖范围曾达渤海面积的45%o渤海海域罕见海冰已对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等造成严重影响。
材料二渤海二月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图16)。
材料三 2010年1月27日海冰分布图(图17)。

(1)图示海域海水温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2)通过监测发现,今年渤海海冰面积比正常年份大,其具体的原因是________ 。因海冰覆盖,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等海洋资源利用方式所受影响较大。
(3)近年来渤海海域海平面上升较快,其造成的危害有___________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中国与东盟10国组成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元旦建成。她是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近年来,东盟国家已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局部示意图(图15)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_________。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我国受冲击较大的农产品主要有______ 、_______ 等,原因是东盟_______________ 。
(3)当前,中国走向东盟国家的主要产业有_______ 型和______型产业,这对我国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