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纯观点表述的是
A.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
B.公元前343年,亚里斯多德成为亚历山大的私人教师 |
C.1783年美英在巴黎签订和约 |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从贞观年间开始,皇帝开始任命中央其他官员为相。这些非三省长官的宰相有各种名义,如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上述举措旨在()
A.弱化三省之间的相互牵制 | B.减少皇帝决策失误 |
C.削弱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 | D.抑制相权加强皇权 |
秦朝设御史大夫,汉代置刺史,其共同目的是()
A.服务皇帝加强监察 | B.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
C.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 D.代替皇帝掌管律令 |
“其一为土地属于天子或诸侯,大贵族可以把土地封与小贵族,但不得买卖,百姓黎民更不得私有。其二是居统治阶层的贵族实行世袭制,黎民百姓不能进入统治阶层。”材料反映的是()
A.王位世袭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内外朝制 |
法国《1875年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使两国走上了代议制道路。下列关于两部宪法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 )
①国家元首有权任命内阁(政府)成员
②内阁(政府)要对国家元首负责
③国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议会的权力
④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威廉·李卜克内西说“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个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由它托着”。李卜克内西批评德国统一后的()
A.德国发展畸形,社会矛盾突出 |
B.普鲁士士兵所受的苦难最为深重 |
C.德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倾向 |
D.德国的进步人士提出了统一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