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法国总统
由总统选举人间接选举产生 B. 有权直接解散参众两院
C. 可以任免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D. 身兼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等职
《左传》记载:“(鲁国的征税方法)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材料表明了
A.井田制彻底瓦解 | B.公田数越来越多 |
C.均田制不断推行 | D.土地私有得到承认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进步最主要在于
A.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
B.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
《资治通鉴》载:唐朝贞观年间,“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阁奏事,必须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弹百官,服豸冠,对仗读弹文。故大臣不得专君,而小臣不得为谗。”材料主要反映了唐朝
A.议事公开,加强君臣之间的约束 |
B.中央集权加强 |
C.贯彻法家治国理念,突出法制建设 |
D.实行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制度 |
元朝初立御史台。忽必烈诏谕说:“台官职在直言,朕或有未当,其极言无隐。”嗣后,数月间“追理侵欺粮粟近二十万石,钱物称是。”忽必烈敕令中书省、枢密院,凡有事与御史台官同奏。廉希宪曾曰:“立台察,古制也。内则弹劾奸邪,外则察视非常,访求民瘼;裨益国政,无大于此者。”从材料中不能够得出
A.御史台官员权限过大招致不满 |
B.御史台官员可以谏言皇帝 |
C.忽必烈借鉴了唐宋的政治文明 |
D.元朝御史台可以纠察百官、追理财赋 |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则恶用史为?”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重在强调
A.人们很难从历史记载中找到规律 |
B.历史技术不必涉及繁琐的历史细节 |
C.历史研究应该立足现实,学以致用 |
D.《资治通鉴》的史学研究价值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