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在A地地平面观察到的太阳视运动过程图”,其中虚线圈为太阳视运动轨迹,B为A地的天顶,C为太阳视运动某一位置。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当太阳位于C位置,
=50°,北京时间为16:00 时,A地的经纬度位置为
| A.70°N,60°E | B.70°S,60°E |
| C.66°34′N,150°E | D.66°34′S,150°E |
一支地理科考队在A地考察的内容可能是
| A.海洋渔场的形成原因 |
| B.塔里木盆地石油的储藏量 |
| C.极地气候下的生态环境 |
| D.南极地区大气臭氧含量 |
如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的地方时为19点20分。回答17~18题。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 A.20°N,145°W | B.20°N,35°E |
| C.20°S,35°E | D.20°S,145°W |
这一天,图中各点昼夜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
A.P点出现极昼 B.Q昼夜可能等长
C.A、B昼长相等 D.Q点一定出现极夜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回答15~16题。
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 | B.7小时 | C.8小时 | D.9小时 |
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分别在伦敦和悉尼(15l°E,)留学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A.当地时间22-23时 | B.北京时间19-20时 |
| C.当地时间21-22时 | D.北京时间20-21时 |
读下图完成13~14题。
关于图中字母L和S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表示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 |
| B.两者表示的是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
| C.两者表示的是地球赤道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
| D.两者表示的是南北极点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纬度差 |
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地球位于Q点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大西洋 |
| B.当地球位于P点时,山东半岛地区正处于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
| C.当地球位于Q点时,地球的公转速度最快 |
| D.当地球位于P点时,青藏高原上达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 |
我国某中学一地理学习小组,利用太阳—标杆进行定向,标杆与地面垂直放置,把一块石头放在标杆影子的顶点P处,至少过10分钟以后,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Q点时再放一块石头。读图完成第11~12题。
图中从P点到Q点所指的方向是
| A.东 | B.北 |
| C.南 | D.西 |
太阳—标杆定向的原理是
| A.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
| B.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方向是南北往返 |
| C.一天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
| D.一年中,地球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 |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8~10题
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月 | B.60° 7月 | C.60° 1月 | D.30° 7月 |
当公转速度为N时,各地对应正确的是
| A.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
|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 D.悉尼——处于雨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