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表明洋务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
C.说明解决民族危机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
D.反映了清末开始全面学习西方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观点的是( )。
A.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复杂和阶级对立缓和,不可能出现革命形势 |
B.反对使用“无产阶级专政”一词 |
C.争取在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就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 |
D.无产阶级应当放弃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
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欧洲工人运动中出现机会主义倾向的直接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发展 | B.资本主义国家空前强化警察军事机器 |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尚未形成 | D.资本主义国家人民生活大为改善 |
第二国际与第—国际建立相比,其显著区别是( )。
A.活动形式以召开代表大会为主 |
B.中坚力量是著名的工人领袖和活动家 |
C.组织松散,是没有中央领导机构的联合 |
D.国际内部存在着不同派别的斗争 |
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有组织的斗争增多,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等特点,最重要的原因是 ( )
A.革命运动处于低潮时期 | B.机会主义思想泛滥 |
C.工人的境况发生变化 | D.欧美各国社会稳定 |
从亚洲革命风暴到亚洲觉醒的发展轨迹来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亚洲人民具有反抗侵略的精神 | B.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 |
C.亚洲人民斗争水平提高 |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