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清政府的这一政策( )
|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 B.表明洋务运动取得巨大成功 |
| C.说明解决民族危机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
| D.反映了清末开始全面学习西方 |
达·伽马远航印度期间携带了一批衬衫,返航时带回了大量香料。达·伽马此行的社会背景是 ()
| A.西欧商品经济发展 | B.欧洲价格上涨 |
| C.欧洲“商业革命” | D.殖民制度登上历史舞台 |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西欧封建制度解体的速度加快 | B.从分散走向整体 |
|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 | D.工业革命的成果扩展到世界各地 |
一位研究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学家说“地理大发现的早期的进行是在中世纪的种种动机和设想的伴随下,独自开始的。”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这种“动机”和“设想”,主要表现在( )
| A.实现了宗教扩张的目标 |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 C.获得了巨额的财富 | D.到达了印度和中国 |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这里“统一”的主要方式是( )
| A.正常的文化交流 | B.西方的殖民掠夺 |
| C.科技的广泛传播 | D.东方的借鉴学习 |
如图,从对图分析中,知道西方人了解世界范围的变化以及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关系出现的发展趋势有 ()
①了解范围不断扩大
②逐渐结束了各地相对孤立状态
③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④西方殖民扩张不断加强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