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华在《无奈的选择:中苏同盟建立的曲折历程(1944—1950)》中谈到中苏关系时说:“在1949年之前,苏联对中共的援助体现在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军事援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苏联撤退时赠送或留下来的日本关东军的大量武器装备。第二通过朝鲜供应或交换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物资。……(经济援助)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贸易往来为中共提供工业品和生活用品。……第二,在旅大地区向中共移交了大批工厂,还帮助建立了4个合营公司,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补充了对中共政权的物资的供应。第三,派遣大批专家协助修复东北铁路网,帮助中共培训技术人员、建立铁道兵部队,并以贷款或易货方式为中共提供铁路物资8760万卢布”。这些援助( )
| A.在解放东北的过程中取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
| B.直接促成了东北工业化的实现 |
| C.表明苏联完全与国民党政府决裂 |
| D.帮助了中共取得对东北的控制、稳定社会和建立政权 |
在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这种感觉直接源于
| A.各国之间经济上的合作加强 | B.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日新月异 |
| C.各国生产和销售都连成一体 | D.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流 |
欧盟和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反应了
| A.各国间的经济竞争基本消失 |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
| C.美国被排斥在区域集团化之外 | D.全球贫富差距明显缩小 |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结果是
| A.促进了社会和谐 | B.强化了国家机器 |
| C.阶级矛盾基本消除 | D.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
| C.工业革命的进行 | D.欧洲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 |
“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它透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
|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 D.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