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照片《眺望柏林墙的那一边》上可以看出,人们站在狭小的看台上远眺西柏林的景象,同时还可以看到高墙、电网、路障及荷枪实弹的士兵。这张照片 ( )
A.反映了德围人痛恨凡尔赛体系的心理 | B.也可以用《火山口上的和平》来命名 |
C.警示人们反对战争、珍惜和平 | D.真实地记录了冷战的场景 |
在电影电视等文艺作品中,人们经常会看到臣民把皇帝称为“陛下”的情景。“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A.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
B.皇帝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大事 |
C.专制皇权的不容逾越 |
D.皇帝威严的体现 |
康熙说:“宋儒朱子,注释群经,阐发道理……朕以为孔、孟之后又裨斯文者,朱子之功,最为宏巨。”他对朱熹如此高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
A.借此彰显自己的汉学功底 |
B.以儒家思想巩固统治 |
C.内心仰慕崇拜儒学 |
D.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 |
下表是清朝康熙统治时期的一份国库储备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国家繁荣昌盛,库存盈余增加 |
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快速增加 |
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开支不断增加 |
D.对外贸易发达,海关税收不断增加 |
唐太宗统治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下列关于唐太宗时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羁縻府州 |
B.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位可以世袭 |
C.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 |
D.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和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并册封喇嘛教首领 |
《史记·蒙恬列传》载:“秦已并天下,筑长城,因地形,用险制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贾谊《过秦论》载:“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下列关于秦长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大将蒙恬主持修筑
②是把韩、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而成
③在当时有利于中原经济的发展,在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④真正起到了阻止匈奴南下掠夺中原的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