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社科院近期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尚有100万高校毕业生处于待业状态,而2009年高校毕业生达611万,就业形势尤其严峻。据此回答问题2009年就业高峰已经来临,有关人士呼吁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择业观念是( )
①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选择职业 ②社会主义国家,择业要靠政府
③工作一定要体面,不要让人看不起 ④不断提高技能和素质,转变观念,积极主动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明的姐姐明年大学毕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同学们都为她出谋划策。下列说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
A.先好歹找个工作,其他无所谓 |
B.一定要进大城市,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
C.坚持找收入多的工作,今年不行就不工作了 |
D.考虑个人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
2012年5月24日,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局等共同举办的首都文艺界纪念《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在新时期,学习和弘扬《讲话》精神,有利于
①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构筑精神文化高地②全面传承传统文化,用民族文化激发民族创造力
③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④建设多种价值体系,培养人民群众多元文化意识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处理与外来文化关系时,我们应当求同存异、兼收并蓄,这样做有利于
①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③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理解④促进传统文化不断创新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周边一些邻国的领土争端加剧,这在短时间内引发了中国民间爱国主义情绪集中爆发。这表明
A.爱国主义是具体的 | B.爱国主义是抽象的 |
C.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 | D.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是人为的,也是为人的。”“人为”的文化必须源于生活,“为人”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造福生活。没有生活的哺乳,文化创新难免营养不良,乃至枯萎败亡。材料说明: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进行文化创新必须要博采众长
③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
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