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委员会把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违背中国法律却被西方有些势力尊为“人权卫士”的刘晓波,人民网发表评论:中国人民是不会上当的,我们不反对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必须明白他们歇斯底里地打着自由、民主、人权和宪政旗号,“忽悠”中国百姓、打击中国政府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完全西方附庸化的资产
阶级共和国,实质是要颠覆我们的国家,颠覆我们的党。据此回答问题
上述材料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
①必须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全体公民的当家作主的权利
②违背中国法律的公民没有资格获得任何权利
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人民当家作主三者有机统一
④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中应该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A.①③![]()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③④ |
“完全的民主等于没有民主,这不是怪论而是真理。”这个观点
A.正确,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 |
B.正确,因为资本主义国家宣扬全民民主,其实没有民主 |
C.错误,因为民主是少数人的统治 |
D.正确,因为民主总是具体的、相对的![]() |
我国历史上人才辈出,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万千的景致,挥笔泼墨写下了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的志向。这种诗句之所以会代代相传是因为
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
B.文化能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
C.文化能影响经济和政治生活 |
D.凡是文化都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
B.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
C.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
2012年我国很多居民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参观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进行红色旅游,参加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共建活动,旁听“水电调价听证会”,这些活动难以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这是因为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 B.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亦步亦趋 |
C.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 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集中表现 |
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具有继承性②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③文化创新推动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④文化是由人和自然创造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
(1)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根据材料谈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