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近现代英国发展史》
材料二 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
材料四

(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在欧洲思想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有何反映?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4)1945年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依据材料四指出艾德礼大选获胜的原因。
(5)上述材料对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启示?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四: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三:“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列举出以上每次战争期间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通过观察以上各图,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
(2)材料二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二,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贾宜在<过秦论>中说:“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材料三:

材料四: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由图(一)和图(三)各反映了什么政治制度?图(一)到图(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秦是如何实现由图(二)到图(三)变化的?
(2)根据材料材料二,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是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态度?
(3)材料三、四所显示的这些事实在战乱纷繁的春秋战国时能实现么?在秦朝能够实现的主要原因什么?
(4)根据材料及对以上问题的分析,请简要阐述一下秦朝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告子》
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摘自《左传》
材料四 《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2)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据此归纳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条件下,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
(4)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起了什么积极作用?为什么这种积极作用只是一定时期的?

历史上的社会转型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往往会出现重大的发展与变革,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
回答:(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教育方面、孟子和韩非子在治国方面的哪些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
材料一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高祖(隋文帝)既受命,……置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等省。
--《隋书-百官志》
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征夏税无过六月,科税无过十一月。
--《旧唐书-食货志》
(2)隋唐时期,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出现了许多重大变革。材料一分别反映了隋唐哪些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的创新之处。

18世纪中后期,清政府主持编修了《四库全书》。同一时期,法国的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辞典〉。
请回答:
(1)分别简述这两部著作出现的社会背景。
(2)编撰(撰)这两部巨著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
(3)这两部巨著各自产生了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