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
下面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
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
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部分)的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
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 |
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 |
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
D.群落内部各营养级的生物量相对稳定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错误的说法是()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 |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形式存在 |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的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A.带有全球性 | 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 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
图5-29中图A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正立金字塔,图B为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倒置金字塔,以下解释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图A显示能量流动途径是绿色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 |
B.图B显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的总量 |
C.图A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有能量的损耗 |
D.图B显示人类活动在该生态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