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汽车上安装三效催化转化器,可使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NOx、碳氢化合物)进行相互反应,生成无毒物质,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⑴已知:N2(g)+ O2(g)="2NO(g)" △H=+180.5 kJ/mol
2C(s)+ O2(g)="2CO(g)" △H="-221.0" kJ/mol
C(s)+ O2(g)=CO2(g) △H="-393.5" kJ/mol
尾气转化的反应之一:2NO(g)+2CO(g)=N2(g)+2CO2(g)  △H=   ▲  
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某种催化剂在不同空燃比(空气与燃油气的质量比)条件下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

①实验过程中除空燃比不同外,其他条件:汽车尾气的流速、     ▲   等必须相同。
②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的转化率与空燃比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空燃比约为   ▲  时,催化剂对汽车尾气的催化效果最好。

⑶CO分析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中电解质为氧化钇-氧化钠,其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中自由移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O2—―2e-=CO2
B.工作时电极b作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工作时电子由电极a通过传感器流向电极b
D.传感器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尾气中CO的含量越高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合成某种聚酯纤维H的流程图。

已知:A为对二甲苯,D、E、F、G分子中均含有两个碳原子。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⑤中,与①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填数字编号)。
(2)G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F→G有一种中间产物,该产物分子中只有一种官能团,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3)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 E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I是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已知I物质可以和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核磁共振氢谱图中有6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2:2:2:2:1,则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已知化合物A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A可以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1molA和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2)下列有关物质C和物质E关系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a.同种物质 b.同分异构体 c.不同的单体 d.不同的化学性质
(3) 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是A的同分异构体,已知F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甲基,且可以使氢氧化钠的酚酞溶液缓慢褪色,则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某校化学探究小组探究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其基本过程如下:
(1)取4.2g该有机化合物燃烧,将燃烧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实验后,浓硫酸增重1.8g,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20g,由此可确定A的最简式为_________。
(2)由质谱分析测定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由此可确定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3)取8.4gA和足量银氨溶液反应,最终生成43.2g银,由此可确定A的结构简式为_____。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氢氧化锌溶于氨水生成Zn(NH322+。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用化学式表达)。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瓶存放时间较长的硫酸亚铁,外观上并无明显变化,但某学生怀疑其有部分因氧化而变质,请你设计1个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实验方案:。如果有变质,当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应如何除去变质的杂质?
(2)FeCl3溶液棕黄色,对此溶液,分别做如下实验,请填表:

编号
实践操作
实验主要现象
离子方程式

加入过量铁粉



加入少量Na2O2粉末



加入少量AgNO3溶液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