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是理想条件),实验以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0℃)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 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CO2(mg/h)
0.5 0
0.75
1.00
1.50
2.25
3.00
3.00

  下列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30℃。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值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的2倍。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细胞内物质合成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是DNA,乙为RNA,此过程为转录,酶为DNA聚合酶
B.甲是DNA,乙为DNA,此过程为复制,原料为核糖核苷酸
C.甲是RNA,乙为DNA,此过程为转录,原料为脱氧核苷酸
D.甲是RNA,乙为蛋白质,此过程为翻译,原料为氨基酸

从发现DNA是遗传物质,到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经历了许多科学家较长的探究历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同时还能够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C.DNA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通过碱基配对形成氢键连接在一起的
D.DNA分子通常为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

某男患有色盲和血友病。经调查发现,其父色盲,祖父患血友病;其母及外祖父均正常。祖母与外祖母已故,无法调查。你认为这位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

甲、乙两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细胞内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分别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变化
B.甲图中,e→a表示在分裂间期发生的染色体复制过程
C.乙细胞的b基因来自于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乙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不能进行受精作用

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下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⑤ 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
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 D.亲代的DNA应为⑤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