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大肠杆菌进行诱变实验,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菌株A不能合成甲硫氨酸和生物素,菌株B不能合成苏氨酸和亮氨酸,将这两种菌株混合在缺少这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了能够生长繁殖的大肠杆菌,由此推断这两种菌株间实现了基因交流。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细菌间的基因交流与F因子有关,F因子是一种质粒,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的供体,不含有F因子的大肠杆菌(F-)是基因受体, F+大肠杆菌表面有一种称为性菌毛的毛状突起,与F-大肠杆菌接触时形成接合管,基因交
流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两个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原理是 ▲ ,两个菌株混合,在缺少相应的四种营养素的培养基上出现能生长繁殖的新菌株,这种变异属于 ▲ 。
(2)遗传学家将含有F因子的基因供体称为父本,不含有F因子的基因受体称为母本,细菌间的这种基因交流行为称为有性生殖,这种遗传现象是否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 ,理由是 ▲ 。
(3)F因子在细胞中以游离或整合到拟核DNA中两种状态存在,F因子能够整合到拟核DNA中的原理是 ▲ 。
(4)F因子的单链进入F-细菌,F-细菌变成F+细菌的原因是 ▲ 。
调查发现,某地人群每万人中有一个患甲病,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的父母均正常,但有一个患甲病的妹妹。这个男性与该地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后,生育患甲病孩子的概率大约是()
A.33/10 000 | B.1/303 | C.1/404 | D.1/606 |
下列关于对“以31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使用的生物材料还应该有不含32P的大肠杆菌 |
B.控制噬菌体培养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
C.本实验预期的最可能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强,而沉淀物中放射性弱 |
D.该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
在一个流水系统中,当不同温度的水以一定的速度流过呼吸室时,由于鱼类的呼吸作用消耗了水中的溶解氧。通过测定呼吸室进水口和出水口溶解氧和水流量,即可计算出某一温度下鱼的耗氧量。下图是流水式鱼类呼吸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可以探究温度对鱼类呼吸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设置的自变量可以是0℃、10℃、20℃、30℃、40℃、50℃水温 |
B.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出水速度,以保证热量交换充分 |
C.不同水温条件,鱼的种类及体重、实验时间、出水速率等应该相同 |
D.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出水口溶氧量可能减少 |
某生物小组为测定适合杨树枝条杆插生根的最适NAA(萘乙酸)浓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配制相对浓度依次为2,2.5,3…6的NAA溶液9份(浓度单位为10-8mmol·L-1);②将90根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杨树枝条随机均分为9组,并将每组枝条的基部分别浸泡到1~9号NAA溶液中;③1d后,取出枝条分别进行扦插;④10d后,对扦插枝条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并记录,对上述实验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NAA浓度,无关变量有枝条长度及生长状况,实验温度等 |
B.实验中最好选择生长旺盛的一年生长枝条,并去除枝条上的侧芽 |
C.本实验中同浓度处理枝条属于重复实验,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
D.本实验可以“每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作为测量指标 |
人体内存在由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异生途径,据报道科学家已发现了参与糖异生的一种关键性酶—PEPCKI,其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高血糖素可能与PEPCKI在细胞内的活性表达有关 |
B.细胞中PEPCKI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
C.抑制PEPCKI乙酰化为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提供可能 |
D.图示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