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各题 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 |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
若a、b两曲线分别为X、Y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X、Y两地纬度值相同 | B.X、Y两地昼长相同 |
C.X、Y两地处在同一经线上 | D.X、Y两地太阳高度相同 |
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
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 | D.Z地可能位于印度 |
读图,完成9--10题。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主要方向,则甲、乙可能分别表示
A 四川、广东 B 湖北、重庆 C 河北、山东 D 新疆、内地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到乙地的是
A 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 甲地良好的教育条件
D 甲地优美的环境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据此并读图回答7--8题。图甲表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表示推力因素的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B 文化教育发达
C 土壤盐渍化D 老龄化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环境 B 国家政策
C 社会经济 D 战争
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生产力水平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下图为“甲、乙两个地区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若甲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乙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b,那么a与b的数量关系是
A a>bB a<b
C a=b D a≈b
下表是X、Y两国人口数据表,分析并完成3--4题。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X国 |
108 |
4.2 |
1.8 |
Y国 |
275 |
0.6 |
0.7 |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Y国可能位于
A欧洲 B大洋洲 C非洲 D北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