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理学习小组为了深入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做了各种模拟演示。下图为某理想区域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在模拟演示中,当黄赤交角变为0°时,如果甲地气候类型在地球上无法再找到,试分析甲地实际所在的半球及气候类型
A.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
B.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C.南半球地中海气候 |
D.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 |
研究表明,甲乙两地虽然纬度相当,但气候特征差异很大,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下垫面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A. | 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 B. | 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
C. | 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 D. | 疏浚城区河流水道 |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读我国某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该省位于我国的()
A. | 西北地区 | B. | 华北地区 |
C. | 东北地区 | D. | 西南地区 |
2.下列因素中,对该省多年平均年雾日数空间分布影响最大的是()
A. | 河流泥沙含量 | B. | 地形起伏 |
C. | 西南季风强弱 | D. | 土壤厚度 |
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A. | 岩石性质 | B. | 通航里程 |
C. | 地质构造 | D. | 降水多少 |
图为2005年-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
A. | 海南 | B. | 四川 | C. | 广东 | D. | 浙江 |
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
表
国家 |
中国 |
印度 |
德国 |
美国 |
人口数(百万人) |
1338 |
1155 |
82 |
307 |
比重(%) |
17 |
13 |
8 |
4.5 |
*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
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
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
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