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各题。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 B.光热降水 | C.风向地势 | D.地形河流 |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 B.沙尘暴 | C.土地盐碱化 | D.洪涝 |
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① 欧亚大陆桥西端 ② 扼北海航线要冲
③ 位于莱茵河入海口 ④ 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岱崮地貌”(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问题。
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 A.花岗岩 | B.岩浆岩 | C.变质岩 | D.沉积岩 |
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
| A.流水侵蚀地貌 | B.风力侵蚀地貌 | C.褶皱 | D.断层 |
读某地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问题。
a区域的地质构造名称为 ( )
| A.地垒 | B.地堑 | C.背斜 | D.向斜 |
与华山的成因最符合的是 ( )
| A.a | B.b | C.c | D.d |
①②③④四处的岩层比较,年龄最新的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是 ( )
A.地球外部圈层由A、B、C三部分组成,其中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其中G为地核
C.E、F合为岩石圈
D.地球的外部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该表为兖州(116.49°E,35.32°N)某月的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据表回答问题
| 日期 |
日出 |
日落 |
| 20日 |
05:32 |
18:51 |
| 21日 |
05:33 |
18:50 |
图中所示时间,兖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 B.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
| C.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 D.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
据此判断该月可能是()
| A.2月 | B.4月 | C.8月 | D.10月 |
该表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 白昼时间 |
14小时30分 |
9小时9分 |
12小时 |
13小时13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乙甲丁丙 | B.甲乙丁丙 | C.甲乙丙丁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