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亚地区略图,回答各题。图中代号所示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①乌拉尔山脉;②乌拉尔河 ③伏尔加河;④勒拿河;⑥阿姆河;⑧里海;⑩咸海
A.①③⑧ | B.①③⑥⑧ | C.③⑧ | D.①②③⑧ |
下列关于中亚各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D国灌溉农业发达,是中亚主要粮食生产国 |
B.A国地势北高南低、沙漠广布,热量充足 |
C.D国盛产棉花,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
D.B国的名称为土库曼斯坦 |
亚欧第二大陆桥横贯的国家是
A.A国 | B.B国 | C.D国 | D.A国和B国 |
读“亚洲东部某时刻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若图中P气压中心的势力逐渐减弱,则此时可能是( )
A.春末 | B.盛夏 | C.初秋 | D.严冬 |
Q处气压值可能是( )
A.1 007 | B.1 008 | C.1 009 | D.1 010 |
P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受其影响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高压脊 沙尘暴 | B.冷锋 干旱 |
C.反气旋 伏旱 | D.气旋 台风 |
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风景照,照片上显示出的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富士山顶部的岩石,按成因类型划分应属于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变质岩 | D.沉积岩 |
此时,控制北太平洋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 B.夏威夷高压 |
C.亚洲高压 | D.阿留申低压 |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
该示意图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 |
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
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置图,该农牧交错带是很多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
A.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 |
B.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 |
C.从草原向荒漠过渡 |
D.从地势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 |
导致其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分 | B.热量 | C.植被 | D.土壤 |
下图中的左图示意世界某区域(40°为纬度),右图示意左图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下列问题。据图分析,关于图中的地理各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处北半球,乙地沿海受寒流的影响 |
B.地处南半球,湖泊为甲河流的注入地 |
C.乙地区终年温暖湿润,周边乳畜业发达 |
D.夏季湖水猛涨,甲河流进入防洪期 |
据图分析,岩石由新到老的顺序为
A.沉积岩Ⅰ、岩浆岩Ⅱ、岩浆岩Ⅰ、沉积岩Ⅱ |
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 |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Ⅰ、岩浆岩Ⅰ、岩浆岩Ⅱ |
D.岩浆岩Ⅰ、沉积岩Ⅰ、沉积岩Ⅱ、岩浆岩Ⅱ |